小地板闖進國際大市場
一位英語教師與歐美塑膠地板
盡管浙江晶通塑膠有限公司是在2010年正式創(chuàng)辦,董事長戴會斌在PVC地板行業(yè)卻**可以稱得上是一個“老江湖”了。
說到戴會斌與PVC地板初次結緣,要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,當時的他剛剛大學畢業(yè),在一所學校擔任英語老師。教書育人的生活平靜安穩(wěn)卻也缺乏挑戰(zhàn),年輕的戴會斌常常萌生出一種想要出去闖蕩的沖動。
機會比想象中來得更快。不久后,戴會斌得知一家剛成立的中外合資企業(yè)正在四處招聘人才,便毅然辭去了教師的職位,順利應聘成為這家企業(yè)一名外貿業(yè)務員。這家企業(yè)從事的正是PVC地板行業(yè),也正是在這里,戴會斌不僅積累了和外國客戶打交道的技巧,也對PVC地板市場有了極為深入的了解。
正是由于看中這一市場前景,2002年,戴會斌帶著滿肚子經驗離開工作了10年的企業(yè),自己成立了杭州晶達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,主營建材出口,主要產品就是PVC地板。也就在這一年,戴會斌注冊了“Kingdomfloor”商標,為出口自主品牌產品打下基礎。憑著對行業(yè)的了解和與老外做生意的豐富經驗,戴會斌的貿易公司蒸蒸日上,很快與一大批國外客戶達成了合作協(xié)議。
盡管企業(yè)規(guī)模日益擴大,戴會斌卻并不安于“守業(yè)”。隨著塑膠地板逐漸進入國內市場,也有不少商業(yè)頭腦的企業(yè)家漸漸認識到這一行業(yè)的市場潛力。眼看廣州、江蘇等地生產塑膠地板的企業(yè)一家又一家地開起來,刺激了戴會斌想要從貿易轉向實業(yè)的欲望。
同時,多年來從事PVC地板出口貿易的戴會斌也深知單純從事貿易做“中間商”對企業(yè)來說具有極大的限制。一方面,企業(yè)這些年累積了不少忠實客戶,但不少采購商更希望省去中間環(huán)節(jié),直接與實體企業(yè)合作,能夠保證交貨期和產品的質量。另一方面,一些下游企業(yè)廠家無故抬價也讓戴會斌頭疼不已,失去價格競爭力,很大程度上壓縮了利潤空間。
于是,戴會斌下定決心,索性自己辦企業(yè)生產PVC地板,用更短的交期和更好的質量,突破制約發(fā)展的瓶頸。
2011年6月,浙江晶通塑膠有限公司在我市河山鎮(zhèn)正式投產,當年產值就超過了5000萬元。
綠色環(huán)保的仿真地板
之所以投身PVC地板行業(yè),又義無反顧地從貿易轉向實業(yè),很大程度上源于戴會斌對環(huán)保低碳市場的獨特眼光。
他認為,綠色環(huán)保已漸漸成為一種社會趨勢,而塑膠地板在加工過程中無需砍伐木材,但表面經技術處理后,能夠呈現(xiàn)逼真的紋理效果,極為符合綠色環(huán)保的理念。
據(jù)戴會斌介紹,PVC地板經高溫熱壓工藝制成,它不同于其他的塑料制品,不含甲醛等有毒物質,不會給人體帶來傷害,國外不少家庭早就直接用于家裝。同時,這種塑膠地板不僅輕薄而且超強耐磨,售價卻遠遠低于實木地板等其他材質的地板。超高性價比使得這種新型建材在國外越來越有市場,受到消費者的大力追捧。
有需求就有市場,因此,“晶通塑膠”憑借著這一符合低碳社會需求的鋪地材料順利打入國際市場。然而,戴會斌也深知,欲逐鹿歐美PVC地板市場,單靠綠色環(huán)保還遠遠不夠,還要在“高仿真”上下功夫。
2010年,“晶通塑膠”在一次出國參展的間隙,一個和戴會斌有著多年合作關系的歐洲客戶無意間對戴會斌說道,“Kingdomfloor的地板很好,仿真的花紋也足以以假亂真,唯獨欠缺了一些真實的手感。”
正是這一句話,有著極高商業(yè)敏銳度的戴會斌開始觸及全新的PVC地板生產領域。要知道在當時,幾乎一半以上的PVC地板都是仿木制作的,但“仿”卻僅僅停留在二維層面上,放眼市場似乎還沒有一家PVC地板生產企業(yè)將“仿”延伸至三維。
“讓PVC地板不但有木紋,更有木紋的凹凸手感。”便成為了戴會斌的著力突破點。“一旦我們生產的地板有了立體效果,便與實木地板在外觀上相差無幾了,我們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自然值得期待。”戴會斌直言不諱道,但是要達到理想中的三維仿真程度卻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。
“我們采用了真實木紋制成了模板草圖,通過電腦雕刻技術在平面的板上實現(xiàn)了立體花紋的效果。”戴會斌笑著告訴記者,從*初有“立體木紋PVC地板”的設想到真正實現(xiàn),“晶通塑膠”花了半年左右的時間,這期間,戴會斌帶著他的研發(fā)團隊研發(fā)*合適進行電腦雕刻的PVC板材,找*好的電腦雕刻廠家,一而再再而三地設計、打樣。
言談間,戴會斌便從產品展示架上取下了一塊帶有仿木立體紋飾的PVC地板。正如他所介紹的那樣,記者發(fā)現(xiàn)該PVC地板的外觀與普通的實木地板并無差別,有年輪、有木紋,還有類似木頭機理所產生的凹凸感。
洋**還賴本土的真實力
潘琦 徐盈哲
如今的經濟大環(huán)境,讓越來越多的企業(yè)主深感“科學技術”的重要性。在海外市場的競爭中,往往一個小小的發(fā)明**就能為企業(yè)增添制勝砝碼。然而,對于不少逐鹿海外市場的中小企業(yè)而言,走一條“購買洋**”的曲線科技發(fā)展之路未必是件壞事。
正如戴會斌說的那樣,比利時人擁有的“鎖扣技術”國際**已經扼住“晶通塑膠”生產鎖扣地板的咽喉,如若貿然生產,必定會惹上一場跨國的**糾紛案件,若通過科研發(fā)明更新、更精的PVC地板拼裝技術,少則數(shù)月多則數(shù)十年,而企業(yè)要發(fā)展斷不能因噎廢食,購買“洋**”無疑是這其中的*優(yōu)方法。
然而,購買洋**僅僅是企業(yè)謀求發(fā)展的**步。只有將買回來的洋**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,加強模仿性的**,走出一條技術生長發(fā)展的新路子,才是企業(yè)真正規(guī)避**風險又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有效途徑之一。
誠如“晶通塑膠”一樣,購買了比利時“鎖扣技術”**,回國進行技術成果轉化。在原有的基礎上,立足地板拼裝的便捷性,**性地開發(fā)“塑膠地板鎖扣”技術,不但讓自己的產品以*短時間在歐洲市場上站穩(wěn)了腳跟,轉換而來的科技成果還獲得了國家**的榮譽。
據(jù)戴會斌透露,近來,“晶通塑膠”正在嘗試開發(fā)PVC與木地板結合的地板,力求以更環(huán)保、更仿木的新產品贏得更廣闊的市場。
鎖扣地板攻陷歐美超市
今年以來,在國際經濟形勢不景氣的情況下,“晶通塑膠”的PVC地板憑借高品質和高性價比得以逆勢而上,僅半年已為企業(yè)創(chuàng)造5500多萬元的銷售收入。戴會斌神秘地告訴記者,這一切都該歸功于一項由國外先進技術和企業(yè)自主****結合的高科技,也為“晶通塑膠”贏得了國外消費者的心。
在戴會斌的辦公室里,他向記者展示了這項高科技的“結晶”。將兩片地板的接縫對齊,輕輕一拍,地板就好像自動上鎖一樣牢牢地拼合在一起。“哪怕再使勁扯也不會散開,非常牢固。”戴會斌自信地告訴記者。
而起意開發(fā)這一高科技,竟是源于一次閑談。在創(chuàng)辦“晶通塑膠”之后,戴會斌到國外去參加展會的次數(shù)更加頻繁了。在一次與國外客戶的聊天中,戴會斌從對方的口中得知了一項國外先進的鎖扣技術。原本,PVC地板需要用專用膠水粘合,而這種鎖扣技術能夠省去這一步驟,更加方便鋪設,還可以實現(xiàn)拆裝多次使用、隨意組合。
如果我們企業(yè)也能夠生產這種帶鎖扣的地板,**能夠形成獨特的競爭力,戴會斌有了這一想法,哪里還坐得住,立即召集企業(yè)的研發(fā)團隊開會商量,并迅速調查到這一**技術屬于比利時的一家企業(yè)。
不久后,戴會斌便順利地與尤尼林客理私營公司上海辦事處取得了聯(lián)系,并于2010年年底用13萬美金向該企業(yè)購進“鎖扣技術”**使用權。
購進**之后,戴會斌帶領研發(fā)團隊投入到了“成果轉化”中,并進行了反復的試驗,力求制造*佳的產品。在試驗中,戴會斌漸漸發(fā)現(xiàn),根據(jù)這一先進技術生產出的地板拼裝相對比較簡單,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。
原來,兩片地板需要靠傾斜一定的角度,再用力推入才能拼合。戴會斌心想,國外人工費普遍較高,DIY在國外家庭特別流行,家庭婦女甚至兒童都有可能購買地板回家自行拼裝。對于這類缺乏經驗的普通消費者來說,這種拼裝方法并不簡便。為了證實自己的想法,戴會斌特意找來生產車間的女性職工嘗試拼裝,果不其然。
有沒有更為簡易的鎖扣方法呢?戴會斌和他的團隊下了不少功夫不斷摸索,嘗試在原有**技術的基礎上對扣型再做一些調整。由于塑膠地板容易熱脹冷縮,又比較脆弱,如何才能讓地板既富有韌性和承受力,又使得咬合處更加緊密,這可沒讓大家少費心思。為此,戴會斌還特意請來了專家指導,協(xié)助企業(yè)解決技術難題。
試驗、推翻、再試驗、再推翻……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之后,*終“晶通制造”的簡易鎖扣地板終于成功誕生。這一“老少皆宜”的明星產品在隨后的國外展會上大放異彩,并迅速攻入不少歐美國家超市,可謂實現(xiàn)了“晶通塑膠”PVC地板的一次歷史性的**,帶領企業(yè)走上了“康莊大道”。
曲線營銷欲拓國內市場
“晶通塑膠”可謂是墻內開花墻外香,在歐美各大超市擁有一席之地的環(huán)保塑膠地板,在國內卻鮮有耳聞。如此環(huán)保、拼裝方便的PVC地板,為何不能打開國內市場,戴會斌的一番話道出了個中緣由,也道出了他“曲線營銷”的策略。
雖說“晶通塑膠”生產的塑膠地板摒棄了膠水粘合,屬于0甲醛排放的環(huán)保產品,早已走進了英國、法國、意大利、荷蘭等國家的家庭。然而塑膠地板自上世紀80年代進入我國各大運動場后,因其“塑膠”二字便自然而然地被不少國內消費者貼上了“化學”、“有毒”的標簽。理解上的誤區(qū)使得隨后進入中國市場的家裝用的PVC地板舉步維艱。
“正是這個無奈的誤區(qū),使得‘晶通塑膠’在發(fā)展之初便將產品100%推向了國外市場。”戴會斌說道,“當然,隨著人們觀念的轉變,我們也欣喜地看到,目前國內不少的商場、醫(yī)院、超市、辦公樓等公共場所都選擇了塑膠地板進行裝修。”正是這一細微的變化,讓戴會斌覺得離開拓國內市場的時機已經不遠了。
用戴會斌的話來說,至今還未進軍國內市場有兩個原因,一則目前國內市場還不成熟,消費觀念有待轉變,消費需求還有待提升。二則目前穩(wěn)中有升的訂單也讓“晶通塑膠”有些應接不暇。
在戴會斌的籌劃中,國外市場的開拓是企業(yè)謀生存求發(fā)展的**步,一旦國外市場穩(wěn)步發(fā)展,自然要扎根于國內市場。“國內是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,‘晶通塑膠’的PVC地板,不但綠色環(huán)保、仿真度高,而且價格低廉,進軍國內市場,我們有把握。”面對未來,戴會斌顯得信心滿滿,“等到‘晶通塑膠’二期的工程建設完成,我們就有能力,拿出20%的貨量來逐步開拓國內市場。”
諸如此類,一舉多得的成果轉換結果自然被人津津樂道,然而,在我國,由于企業(yè)技術等條件的限制,國外**技術應用轉換的過程總是問題頻出。
縱然,我國企業(yè)盡可以通過購買獲得*為先進的技術,但是這不意味著我們長久性地保有了技術上的**。要深知購買先進的**技術只是提高了企業(yè)科研開發(fā)起點,企業(yè)要長久發(fā)展,就亟待擁有自主的高新**技術。
在“晶通塑膠”的身上,記者欣喜地看到了一直逐漸強大的科研隊伍,無論是國外**技術的成功應用轉換、國內塑膠地板鎖扣**的成功申請,還是立體仿木紋塑膠地板的成功研發(fā)、PVC與木地板結合新產品的有效探索都無疑彰顯出這支科研隊伍的**實力。恰如戴會斌所言,縱使再好的國外**,若是企業(yè)沒有真實力,也只是一紙文書。